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 学术主持: 尚辉 策展人: 谢海 展览时间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 / 2019.12.2--12.8 江苏省美术馆 / 2019.12.13--12.20 南通博物苑 / 2019.12.22--2020.01.06 参展艺术家 佘玉奇
1964年10月生于江苏南通。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江苏省美协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的书画展并获奖,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2016年,与宋玉麟、周京新、薛亮等著名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山水画《太湖春晓》,作为第十次中国文代会主题性作品亮相于人民大会堂。2017年,根据中国美协创作安排,与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合作完成山水画《日出正东峰》献礼十九大,作品现悬挂于党政军重要会议场所北京京西宾馆。2018年1月3日,由中国美协与江苏省文联共同主办的“人间至味——佘玉奇画展”,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等300余人出席开幕式,徐里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蕴化通融 破茧成蝶 ——袁运甫评佘玉奇山水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袁运甫 佘玉奇是从南通走出来的画家。说到南通,张謇是不能不提的人物。他本人是状元,是当时中国文化的最高峰,他把像王国维、李时珍这样中国一流的学问家,还有20世纪初世界上最杰出的代表美国的学者杜威等请到南通师范,进行高级中等教育,这在全国都少有的。张謇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刺绣研究所,吸纳了一大批人才,这是与美术比较接近的一门艺术。之所以南通出人才,出大艺术家,是与南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分不开的,是与张先生的开明开放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是我的老师刘子美先生。刘先生毕业于杭州美专(中国美院的前身),他西画基础很扎实,传统修养又很好,造型和写意两个方面都很强。
刘先生把自己的技法和理念传授给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任教,又影响辐射了非常多的人。旅法画家赵无极更了不起,他把中国的哲学思想带出去,又把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带回来,对世界美术潮流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赵无极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成功者,也是20世纪以后最主要西方艺术的代表。仅凭这一点,刘先生对近现代南通乃至中国美术的贡献是很大的。就美术而言与刘子美同时代的画家还有王个移和尤无曲,后来还出现了许多画家,他们有的是同道,有的是师生关系,他们互相影响,共同推动了南通美术的发展。 之所以我要讲前面这么多话,是要说明一个观点,任何人的成长是与他成长的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所谓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而其中更多的是精神形态方面的内容。
玉奇出生在南通这样人杰地灵的地方,又得到刘子美先生的亲授,受到正统的美术教育,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无论将来玉奇的艺术道路走得多远、多高,他的根在南通,他底子是在南通打下的,他的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理想深深打下南通文化的烙印。
佘玉奇的这幅长卷总体气势很大,但不失温润细腻。这与南通人既谦和又豪爽的性格有关,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玉奇从过军,又从过政,握过枪杆子,也拿过笔杆子。他去过很多地方,在北京、南京都工作过,得到北派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指点,又受到江苏画家宋文治、宋玉麟父子的画风以及卢新堂先生技法的影响,再往上他在临摹“清四王”、“明四家”,尤其是黄公望作品上下过苦功,吸取了一切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新的面貌。
总体来说他的画属于江南山水,与新金陵画派有血脉关系,但与新金陵画派又不完全一样。 他的山体结构,还有树的逆光画法明显有北派山水的特征,他的云很灵动、很透明,他的水很有质感,与新金陵画派的风格又不完全一样。
这张画高度不是很高,但是长度很长,玉奇能够做到有气势又不失精致,在大的气势的控制下,一步一步深入局部,一个一个解决细微的主题,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是他笔墨功力的体现,也是他文化修养的凸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两百年。将来的时代是年轻一代的,我希望佘玉奇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再攀新的高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之作。 大家都在说佘玉奇 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美好 玉奇这些作品,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既有名山大川的雄伟,又有江南烟雨的朦胧。他的山水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美好,人间的天堂。 ——徐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我们在玉奇的作品当中,感受到一种清雅、灵敏、华滋的境界。这种清雅和灵敏,是他心灵的最好的寄托,也是他诗性最好的表达。这种华滋,是在他把握了笔墨语言和色彩语言,把握了水分和宣纸的多重关系之后,通过躬身百练的实践而打造的一种技术与艺术与道相融汇的一种境界,也是他长期以来,人格修养的一种体现。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在笔墨上是很讲究 笔墨的浓淡、虚实,线条的刚柔、轻重,造成一种起伏,造成一种节奏。佘玉奇笔力很有劲,刚柔这方面的结合得很好。画水也很有特点,瀑布、云彩都有自己的技法,这是他作品最出彩的地方。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主任
使人感觉到盛世状态 玉奇与新金陵画派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的画除了明净秀润外多了雄奇壮阔,他云气、水口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在新金陵画派的基础上,他做了很多推动,向前推进。画家创作是个体劳动,个体劳动也牵扯到一个地域,牵扯到一个社会,现在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产生兴趣,就证明他在这个地域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道兴,解放军美术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美术圈里大家都非常认可他 玉奇读的书多、走的路多,所以有才气。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时代感,而且意境清新,笔调高雅,是我们这一代人里边的佼佼者,同时他还是美术界的组织者,是为人家做嫁衣的,但他也抓紧时间在进行创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我们美术圈里,大家都非常认可他,而且他的人品也好,画品也高,所以我也希望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丁杰,中国美协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创作中心主任
意境选择中从不犹豫 玉奇把他刻意地把山水画的意趣和意境放在第一位。看玉奇的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种炙热的爱。他的创作语言中常有一种淳厚的表现,这种淳厚,包括画面、整个构造、笔墨的情绪以及色彩笔墨的交融。他在具体的笔墨技术语言中则是比较淡然与淳厚的。 ——周京新,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玉奇的山水画从传统中来,又跳出了传统的范畴,构图非常宏大,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图式,他非常讲究用笔、用墨,色彩也比较丰富。当然他也尝试现在很流行的泼彩山水,他对每一件作品,甚至每一个角落、每一棵树、每一块山石,每一片云彩,都有深入的思考,有精细的描绘,他的作品融进了他对艺术审美的一种表现或者一种判断。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具有江苏风格的画家 玉奇的画面有一份滋润和圆润,这与他读书、做人以及江苏地域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我认为玉奇本人和作品都是值得研究的,他的整个发展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科书式的示范。正是这一点,我觉得很多画家应该向他学习,这不仅仅是技法,还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成长经历。 ——高云,中国美术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突破了一些传统格局 玉奇在小写意的基础上,用色用彩更加大胆,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泼墨、泼彩对于画家技法的要求更高,是画家在瞬间对纸张的把握,对笔墨和色彩的把握,玉奇在两方面结合的非常好,如果玉奇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将来会取得更高成就。 ——徐惠泉,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玉奇的画有情有义 他没有很职业化,不是官样文章。他是能画大画的,虽然说可以以小写大,但是大画仍然是大画,首先有大的格局和气势,甚至要大的体魄和气量能控制,我们叫hold得住,同时有耐看的细节。就跟我们在舞台上,演出大戏和唱一个折子戏,是两个概念。所以他能够在气势磅礴中做到精微,说明他形而上与和形而下结合得比较好。这与他的文化积累有极大的关系。 ——胡宁娜,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有自己独到的个人创造 水和云都是比较虚的东西,山是比较实,实容易表达,虚很难表达,在虚中要见实,水是无形的,是流动的,瀑布也是无形的,但在他的画面上,两者表达十分精美。有对于树木的处理,他已经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绘画语言,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而是属于佘氏,是佘家笔墨。 ——薛亮,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有自己对当代山水的思考 玉奇的画有两块,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谈,第一是他画的整体的气息的那种雅致,他比较接近现代,我们这个时代,比较接地气,整个的画里面渗透的着一种气息,一种文化的气息;第二是他章法和构图有突破,不像过去我们传统习惯中的那种平远、高远或者深远。有一些他就是把一些景跟景的像截图式的一种构图,表现出来,更能够接地气。 ——刘赦,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师大美院院长 <
不出五年,作品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佘先生的绘画表现得非常好,他的取法来自宋代,笔墨来自元代,至于明清,他的一个看法,都是对现实有一个新的创作酝酿。我相信他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就像《易经》里讲的“变易”,他现在是“简易”,简单的变化,他很快就会“变易”,不会超过5年,他的作品,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到那时,他不只是一个画得很好的画家,而且完全可以自成一家。 ——黄光男,台湾博物院原院长、台湾艺术大学校长
对美的追求全世界是一致的 之前,看过许多中国画展,佘先生的画展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的画与其他人的画有不一样,既有东方的韵味,又融入西方绘画的元素,他的画很有质感,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同地域、不同画种对艺术评判不一定一致,但对美的追求全世界是一样的,佘先生的画很美,希望有机会到法国进行艺术交流。 ——巴龙,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系教授
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色块面的元素 佘先生的画作体现了中国画的特色,也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色块面的元素,他的技法使画面质感很强,他画的许多风景特别美。画西方绘画如何结合东方精神,是我看过佘先生画展以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帕克里夏.埃里斯,英国美术评论家 <
对西方绘画创作有借鉴作用 佘先生这幅水墨画给我的感觉非常强烈,这种黑白对比、构图比例关系,以及云彩和云彩下面的景色,画面非常明快,对西方绘画创作有借鉴作用。回去以后我要好好研究,把中国水墨画的元素融入西方绘画的创作。 ——欧阳歌,德国柏林市美协秘书长
(责任编辑:云卷云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