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集 >

千淘万漉

时间:2024-04-21 19:14来源:能如轩书画网 点击:0

昨晚睡得瓷实,一早眼目清亮。点一支烟,泡一壶茶,静静的坐着,什么事也不做。抬头望去,是管峻先生的一幅字,写的是刘禹锡诗中的两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管先生很谦虚,写了“玉奇兄雅教”,字写在二十年前。想来汗颜,现在管先生名满天下,而我还在做着方案、走着程序,行走于各个办公室之间。

那时,我刚从北京调回。在一个支队里当一个与文化一点也不擦边的股长。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闲时,在办公室画画。有一天,听到楼下有人喊:“佘玉奇、佘玉奇”。这喊法,就像是多时不见的老朋友,但细听,声音并不熟悉。

循声望去,两个人站在楼下的车旁。见我探头,向我招手,我便请他们上楼。两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李金芳先生,一个是管峻先生。李先生一落座就说:“老佘,我和老管专门来看你,在武警报刊上经常看到你的作品”。

看来,我还有点小名气。武警报刊刚登了我的专版,一张一周才出两期的报纸,除了第四版外还加了第三版的半版宣传我,好像张扬了一点。那时我只有27岁,还不是专业从事美术创作的保卫干事。

人生就是这样靠一个个的缘分连结起来的。善缘、恶缘,注定了人生的起起伏伏。92年,我被武警总部保卫部借用,保卫干部有两个基本功,一是画图,二是冲洗照片。一天我正在切照片,照片就是我的作品,周玉书司令正好看到了。那时胆子真够大,我说:“见过司令的字,真好!”,“那我给你写一张,写什么内容?”司令说。幸福来得有点快,我不知道怎样回答。

正巧办公室有纸笔,我赶紧铺纸倒墨。“就写七个字,佘玉奇的中国画吧!”司令提笔就写。因为没有毛毡,写了两幅都不满意,司令团团扔掉:“回去写,明天送来”。司令走了,我没有奢望。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他早早就来了,而且带来两幅字。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一诺千金。

说来也巧,中午吃饭与武警报的美编张依杰坐在一桌。张先生问“遇到什么好事?美滋滋的!”我说司令题词了,张先生说:“给你整一版”。有题头没有画评怎么办?回北京总队,一进门就碰到张世瑗政委,一个38岁的武警部队当时最年轻的领导干部。“手上是谁的作品啊?打开看看。”张政委接着说:“看来是要发表作品啊!有没有人写序?”我说还没有,“我来给你写。”张政委是写文章的高手,很快让他的秘书把画评交给了我。不久武警报一版半刊登了我的作品。

这时我有点心虚甚至后悔了;一是自认作品只是一些习作,质量不高;二是觉的自己还是个毛孩子,动静整的有些大。虽然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不是我人力所能为,但这次宣传已决定了我的人生走向,我感到深深的危机。

好在凭这张报纸我调到了江苏武警总队,我的初心是隐匿于江湖之间,可以进退自如。却不知江苏总队有更多的人才,其中搞书画创作的就有高步明、李双阳、黄明等。管先生一声召唤,我又融入江苏的书画创作队伍之中。所以,有了管先生的题赠;有了4次个人作品展;有了在武警部队各类大展入选获奖。其中,有两张奖状还是管先生亲笔书写的,现在已是如获至宝的收藏了。

命运由看不见的丝线牵引,不由自主。我虽经历过许多岗位,但都只是当做一种人生经历,依旧喜欢画画,喜欢与画画的人在一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年轻时的管峻先生的勉语,也是我始终的坚持。现在,我五十四岁了,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得到了什么?我追问自己,16年前的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请卢星堂先生题字,内容也是刘禹锡的这两句诗,他把“始到金”写成“始到今”,我说:“错了,错了,应该是金”,卢先生笑着说:“不错,不错,就是今”。

现在想来卢先生是对的,经历过“千淘万漉”的辛苦,才能走到今天。鲁迅说“即便是烧掉一片森林,也未必得到一小块木炭”,何况我不是一无所有……

 


(责任编辑:云卷云舒)